时间:2025-09-15 05:09:19
秋季来临,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纷纷推出年度最受期待的展览。《澎湃新闻|艺术评论》遴选国外各大展馆展览,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到印象派、点彩派、纳比派、立体派、抽象派,再到存在主义雕塑、观念摄影……带您阅读西方艺术发展史。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Picasso)曾以其立体主义肖像画而闻名,他还为俄罗斯芭蕾舞团设计过服装,并热爱斗牛的激烈场面。此展览汇集约45–50件毕加索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纺织品与纸上作品,其中不少是首次在英国亮相。探索了这位不妥协艺术家的戏剧性一面。1925年创作的经典作品《三名舞者》作为泰特美术馆的珍藏之一,成为此次核心展品。
展览将展出文森特·梵高充满情感的风景画,以及安瑟姆·基弗的巨幅油画和雕塑作品,这些作品取材于历史、神话和记忆。展览旨在揭示梵高的艺术遗产如何持续塑造当代绘画和象征主义的创作方式。
这是“邂逅:贾科梅蒂”系列的第二场展览,巴比肯艺术中心邀请了多位当代艺术家与贾科梅蒂的作品展开对话。在本期展览中,莫娜·哈透姆将呈现一系列新作和现有作品,以及贾科梅蒂的精选雕塑。通过这种跨代际的呈现,展览探讨了诸如牢笼与密闭空间、居家与敌对环境、记忆、创伤、流离失所和流放等主题,追溯两位艺术家如何将存在主义关怀转化为雕塑形式。
以 Kröller-Müller 收藏为核心,展览展出修拉、西涅克、梵高和毕沙罗的作品,展现了该运动对色彩和光线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展现了收藏家和赞助人如何塑造了其艺术遗产。
探索时尚与形象在塑造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公众形象中所扮演的角色。展览汇集了宫廷服饰、肖像和装饰艺术的典范,旨在探究这位女王的风格如何彰显权力,同时也引发了争议。展览还追溯了几个世纪以来她形象被重新诠释的方式,展现了她对时尚和文化的持续影响。
让·巴蒂斯特·格勒兹(Jean-BaptisteGreuze)是18世纪法国最重要且最具突破性的艺术家之一。在描绘宫廷生活和神话为主流的时代,他关注日常生活,擅长绘制肖像画和风俗画。核心主题为童年。他笔下年幼的主人公们或梦幻,或淘气,或忧郁,传递着画家对教育、童真、成长、社会责任等议题的思考与质问。
展出包括版画、海报、插图、书籍、杂志、演出目录、装饰品在内的逾200件作品。
纳比派是1890年代一群后印象主义青年艺术家组成的群体,他们多受印象主义、装饰艺术影响,不拘泥于传播媒介,在从印象派到抽象艺术、象征主义的过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2000年成为首位获得特纳奖的摄影师(也是首位非英国籍得主)。展览涵盖全部创作阶段:从早期俱乐部文化摄影到抽象实验,再到社会议题作品。并结合音乐、表演和影像装置,打破静态展览的局限。
中银胶囊塔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1934-2007)设计,1972年在东京银座区竣工,是世界上第一座胶囊模块式高层建筑,每个房间面积为10平方米。展览以中银胶囊塔“A1305”号模块为核心展品,结合图纸、模型、照片、电影及相关物品。
版画与素描部藏有逾一百万件来自欧洲和美洲的素描、版画和插画图书,每年会在小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展厅举办四轮专题展。为纪念特纳与吉尔丁诞辰二百五十周年,展览特别精选了两位艺术家的水彩珍品。其中有一幅透纳的风景画,于1843年委托创作。画中对光线和氛围效果的精湛描绘是特纳最杰出作品的典型特征。这幅画展现了特纳高超的技艺,正是这种技艺让特纳既备受争议又备受赞誉。
重点展品包括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编着辫子的年轻女性肖像》、伦勃朗《基督被捕》、安尼巴莱·卡拉奇《画家洛多维科·卡迪的肖像》等。
以荷兰梵高博物馆藏品为核心,共呈现超过30件梵高画作,以及4封首次在日本公开展出的书信,讲述梵高的弟弟提奥一家在梵高作品保存与传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汇集来自约50个海内外机构及收藏家的超过100件作品,包括风景画、城市景物画、静物画、人物画等,带领游客概览丹麦裔法国印象派画家卡米耶·毕沙罗的艺术生涯及其作品中的社会乌托邦意象。
展览展出来自22个国家的7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探讨了女性艺术家如何深刻地参与塑造现代主义的故事。从抽象到具象、超现实主义到公开激进主义,展览旨在突出每位艺术家的个性,彰显女艺术家为现代主义的多样性开辟新的视角。
遴选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的日本艺术收藏,阐释社交和文化网络对日本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几年前,葡萄牙艺术家保拉·雷戈(Paula Rego)和巴西艺术家阿德里安娜·瓦雷雅奥(Adriana Varejão)同意合作举办一场展览。然而,前者于2022年去世,这意味着后者最终承担了大部分组织工作。最终呈现的展览共展出80件作品,瓦雷雅奥将其描述为“两位女性之间的对话,她们无畏地以强烈的情感和想象力直面世界”。